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_全国茶楼信息网_全国茶楼信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研究 >

合肥长江中学(官网)
地址:合肥市金寨南路36号
电话:0551-68789088;18096612300(孙校长)
网址:http://m.zhuichan.cn/

校本研修(3)——抽象形象·教法学法:化学学科“原子结构”教学研讨探微

校本研修(3)——抽象形象·教法学法化学学科“原子结构教学研讨探微

12月3日,在合肥长江中学的备课教室里,一场充满智慧碰撞与深度研讨的化学集体备课活动正在热烈进行。备课人汪敏、凌晨、陈子文三位老师,全神贯注地为下周的 “原子结构” 教学内容精心筹备着。本次集体备课由凌晨老师担任主备人,旨在通过团队协作打造出更贴合学生认知规律、富有教学实效的化学课堂。

图片1

规划课堂

主备人凌晨老师深知原子结构这一微观概念对于学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构思上别出心裁,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与直观教具来突破教学难点。凌老师计划在课堂开篇引入一段极具吸引力的高清化学科普视频。从早期科学家们基于有限实验提出的较为简单的原子模型,逐步演变为如今基于量子力学的更为精确复杂的电子云模型,整个原子结构探索历程在视频中得以清晰呈现。这不仅能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原子结构形成初步的整体认知框架,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在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这一重点内容时,凌老师准备了一套精心自制的原子结构分层模型。这套模型依据科学比例制作,将抽象的电子层以及电子的空间分布具象化。课堂上,学生们能够观摩操作模型,通过调整电子小球在不同层级轨道上的位置,真切感受电子层数与能量关系以及电子填充规律等关键知识点。在演示最外层电子稳定性与化学反应活性的关联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较少且容易失去,从而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较多,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进而深刻理解原子结构如何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图片2

研究细节

汪敏和陈子文老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诸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尤其在学法指导方面展现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独特的教育视角。汪敏老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开展类比联想学习。由于原子结构过于微观抽象,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宏观经验存在较大差距,可将原子结构类比为学校的组织结构:原子核如同学校的领导核心管理层,而电子则像分布在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各自有着不同的 “能量层级” 和 “活动范围”。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类比,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陌生的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汪敏老师还建议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例如给定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分组讨论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可能行为,并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普遍规律。这样的活动能够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图片3

学法引导

陈子文老师则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微观可视化思维与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他认为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穿插一些简单却极具启发性的化学实验现象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微观视角进行深度剖析。在学法指导方面,陈子文老师提议布置一些拓展性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原子结构理论在现代材料科学、能源领域以及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应用。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同时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图片4

设计作业

整个备课过程中,三位老师或专注倾听,或热烈争辩,围绕教学目标的精 准定位、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以及学法指导的科学设计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层次的研讨。他们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将原子结构这一抽象艰涩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往微观化学世界的智慧之门,助力他们在化学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收获知识与成长。

(化学备课组、教研室供稿)